Paxos组一般为奇数个,请问大家直到原因吗?

Paxos组一般为奇数个,请问大家直到原因吗?

4 个赞

类似zookeeper吧,用奇数个部署节省资源,比如:3台和4台的效果都一样都是先达到2票即可选主成功,但是4台多用了1/3的资源造成了浪费

2 个赞

对于Paxos组,4个副本坏两个,和3个副本坏两个效果一样;出于成本考虑一般是3个或5个。

3 个赞

有道理额

2 个赞

这么说也对哈

2 个赞

我想了 一下 没搞懂

2 个赞

Paxos选主策略是过半即可中选,比如3个人中有2个投票给你,你就是村长了。如果是4个人,那么过半也是2,就是你先得到2票你也中选,后面哪个得到2票的人没用,或者你这边中选整个选主过程就结束了!

2 个赞

学习

2 个赞

多数派,如果为偶数有时候达不成多数派

3 个赞

事务id或选举id的值有大小啊,另外统计票也有时间的,技术上是可以判断到谁先得到足够票的,一旦达成即可停止选主工作

3 个赞

Paxos组通常配置为奇数个节点的原因主要基于分布式一致性协议的设计原理和实际高可用需求,尤其是在OceanBase数据库中的实现。以下是详细的专业解释:

1. 多数派(Quorum)机制是核心原因

Paxos协议要求任何决策(如Leader选举、日志提交)必须获得多数派节点的一致同意。多数派的定义是:超过半数的节点,即满足: $$ q = \left\lfloor \frac{2} \right\rfloor + 1 $$ 其中 $ n $ 为Paxos组内全能型副本(FULL)的数量。

副本数 $ n $ 多数派 $ q $ 最大容忍故障数 $ f $
3 2 1
4 3 1
5 3 2
6 4 2

可以看出:

  • 3节点和4节点的容错能力相同(都只能容忍1个故障),但4节点需要更多资源;
  • 因此,在同等容错能力下,奇数节点更高效

2. 避免选举平票(Split Vote)和脑裂(Split-Brain)

当集群发生网络分区时,可能出现多个子集群试图选举Leader的情况。如果节点数为偶数,容易出现票数相等的僵局

示例对比:

  • 4节点集群:若网络分裂为 2 vs 2,两个分区都无法达到3票的多数派 → 无法选出新Leader,服务中断
  • 3节点集群:即使1个节点失联,其余2个节点仍可组成多数派 → 继续提供服务

因此,奇数节点降低了脑裂导致服务不可用的风险。

3. 资源利用率更高

为了实现 $ f $ 个节点故障容忍,所需最小节点数为 $ 2f + 1 $。这意味着:

  • 容忍1个故障 → 至少3个节点
  • 容忍2个故障 → 至少5个节点

使用偶数节点(如4或6)并不能提高容错能力,反而浪费资源。例如4节点只能容忍1个故障,与3节点相同,却多消耗一个节点的成本。

4. OceanBase 实践中的体现

根据官方文档,OceanBase 推荐使用三副本(奇数)部署作为标准高可用方案:

  • 在三副本场景下,单点故障不影响服务连续性,RTO < 8秒,RPO = 0 高可用 FAQ
  • 只有全能型副本(FULL/F) 参与Paxos选举和日志同步,构成Paxos成员组 副本类型

这也体现了“最小有效冗余”原则——用最少资源实现最高可用性。

结论

Paxos组采用奇数节点并非强制要求,而是最佳实践。其根本原因在于:

  • 更高效地利用节点资源
  • 避免选举平票和脑裂风险
  • 在相同容错能力下减少成本
  • 提高系统整体可用性和稳定性

因此,在OceanBase中推荐将Paxos组配置为奇数个全能型副本(如3、5、7),以实现最优的高可用架构设计。

2 个赞

多数派问题肯定是奇数啊,这个还需要知道原因么,就像打比赛,一般都是三局两胜或五局三胜啊

2 个赞

666

1 个赞

有道理

1 个赞

集群基本都是奇数,极端偶数裂开了,如:国家常委也是7人。

2 个赞

这么高深,学习学习~

2 个赞

了解

2 个赞

@论坛小助手

1 个赞

Paxos 组一般设计为奇数个的主要原因是简化多数派的判定。Paxos 一致性算法要求在任何决策达成之前,需要获得超过半数节点的同意。对于奇数个节点,过半数更容易计算且唯一确定,例如 3 个节点中有 2 个同意,5 个节点中有 3 个同意。而偶数个节点虽然也能实现相同的功能,但过半数的节点数相同(例如 4 个节点中有 2 个同意),容易导致平局,增加了算法复杂度和不确定性。因此,Paxos 组通常选择奇数个节点来确保高效且稳定的决策过程。

检索到的文档如下:

  1. 集群管理 FAQ
  2. Paxos 协议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