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存储引擎的几个问题
- OceanBase V4 的存储引擎相比 V3 有哪些关键改进? (如 LSM-Tree 优化、压缩算法、数据分层等)
- V4 如何在高性能写入和高压缩率之间取得平衡? (如增量合并策略、编码优化等)
- 在实际业务中,V4 的存储引擎如何提升 OLTP 和 OLAP 场景的性能? (是否有 TPC-C / TPC-H 测试数据或真实案例?)
关于存储引擎的几个问题
优化手段 | 写入性能影响 | 压缩率影响 |
---|---|---|
动态 Compaction |
![]() |
![]() |
ZSTD 动态压缩 |
![]() |
![]() |
列存编码优化 |
![]() |
![]() |
平衡策略:
测试项 | OceanBase V4 | OceanBase V3 | RocksDB |
---|---|---|---|
随机写入(TPS) | 12万(动态 Compaction) | 8万 | 10万(但写放大更高) |
压缩率(TPCC) | 5:1(字典+ZSTD) | 3:1(默认 LZ4) | 2.5:1(Snappy) |
TPC-H Q1 扫描 | 1.8s(列存编码) | 3.2s(行存) | 不支持 |
OceanBase V4 存储引擎通过 动态 Compaction、智能编码、内存优化 实现: 高性能写入(12万+ TPS,写放大降低 30%)
高压缩率(5:1 压缩,存储成本降 50%+)
OLTP & OLAP 兼顾(TPC-C / TPC-H 双优)
强大
感谢,已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