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Graph 实战:构建新一代 AI 智能体系统》新书来啦!

2025年5月,旧金山举行的红杉资本AI峰会落幕。

OpenAI创始人Sam Altman、谷歌首席科学家Jeff Dean在内150余位全球顶级AI从业者与投资人,首次达成了一个行业共识——AI的下一站不再只是卖工具,而是卖成果(Software as an Outcome)。

更直白来说,Agent时代的大幕,正式拉开了。


短短两个月后,这个概念便迎来了最强背书:7月17日,OpenAI正式推出ChatGPT Agent,集成了深度研究工具Deep Research与操作执行工具Operator,这个Agent可以通过一站式的自动化协作完成各种复杂任务。

国内团队也没有落后,据透露:

  • 字节跳动已有7个团队全速布局Agent,其中部分团队甚至已经开始小范围内测;
  • 阿里旗下的夸克,已明确内部定位为超级Agent,试图从信息搜索直接跨越到个人助理赛道;
  • 腾讯更为激进,为了宣传Agent,直接将推广下沉到农村墙面广告。

然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站在舞台中间的,更多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甚至迷你创业团队。

3月,一个名为Manus的Agent上线测试,内测邀请码价格迅速被炒至10万人民币,依旧一号难求。几乎同时期,GenSpark、Lovart等公司也快速入场。

但真正震撼的数据,还在后面。

根据CB Insights最新披露的全球20家顶级AI Agent初创公司的财务数据来看,这些公司创造的商业价值和人效之高,已远远超过传统科技巨头:

  • AI编程领域明星公司Cursor,年化经常性收入(ARR)高达5亿美元,人均创收320万美元,远超绝大部分传统软件公司。
  • 专注招聘Agent的创业公司Mercor,人均年创收高达450万美元,形成对比,微软的人均收入仅180万美元,Meta仅220万美元——也就是说,Mercor这个不到5年的小公司,人效直接超越了微软2.5倍,Meta超过2倍。

这样的精品团队在Agent的浪潮中不胜枚举。

小团队+创意+场景,就能搭建出一个强大的AI Agent,打造一个昼夜不停服务全球市场的超级印钞机。

但你是否想过,为什么是2025年?为什么是Agent?

答案很简单:大模型之外,Agent技术框架也已足够成熟。

01

框架与Agent

谈到Agent崛起,必然绕不开其背后的开发框架。在Agent领域,LangGraph已经成为了新一代AI应用开发范式的事实标准。

LangGraph最初是从广受欢迎的LangChain中孵化出来的独立项目,其独特之处在于首次从根本上突破了此前AI开发框架单一、线性的限制,实现了多角色、多路径、循环式的复杂工作流。

这是什么概念?

在传统Agent框架LangChain中,AI的执行路径是固定且线性的,AI只是被动地响应用户指令。

而LangGraph的出现,则首次允许开发者定义一个复杂的认知架构,实现多角色协作和灵活任务分配——换句话说,真正实现了Multi-Agent的可能性。

这又引出一个新的问题,Multi-Agent为什么重要?

因为AI要真正解决复杂的任务,就必须具备规划、记忆、决策和执行的全链条协同能力。一个单一的Agent很难同时做到这一切,但多角色分工、各自调用最适合的工具完成子任务,再进行结果汇总,这才是Agent落地的理想模式。而这种复杂的AI Agent系统的开发能力,正是LangGraph作为底层编排框架着力支持的。

02

为什么说LangGraph是开发Agent的必修课?

LangGraph对于Agent产业的意义,可以用三个关键维度来理解:

第一,让Multi-Agent开发从不可能变成标配。

过去的Agent还只是聊天机器人,最多是集成简单的工具API,但未来的Agent则需要处理更复杂、更精细的任务链条,LangGraph的出现第一次让多Agent协作从概念成为现实。

第二,LangGraph首先实现了Agent运行的可观测、可控制。

传统Agent最大的问题是黑箱,开发者无法清晰追踪Agent的决策路径,难以调试,更无法优化。而LangGraph与可视化追踪工具LangSmith紧密集成,让开发者得以清晰地看到Agent内部的状态流转和决策路径,真正将Agent从黑箱变成了透明工厂。

这意味着开发者第一次有能力精细化控制Agent,进而持续优化Agent表现,确保AI的行动符合预期。

第三,LangGraph提供了完整的工程化解决方案。

一个优秀的AI开发框架,不能只停留在概念阶段,必须支持规模化落地部署。LangGraph是一个完整的全栈平台,提供了从Agent编排到生产环境部署的全流程支持。

通过其提供的LangGraph Platform,开发者可以一站式完成智能体的部署、任务队列管理、并发扩展和状态持久化等工程化需求,大幅降低了Agent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门槛。

03

为什么每个Agent开发者都必读这本书?

LangGraph很好,但也有不少开发者抱怨它:

文档混乱不好读——当然,这对于一个还在不断快速发展的行业与新兴事物来说,混乱中前进,可能是常态。

过度复杂——样板代码和抽象层太多,学习门槛不低。

但这正是你需要**《LangGraph 实战:构建新一代 AI 智能体系统》**这本书的原因。


本书的几位作者皆为资深开发者,拥有多年AI与后端工程经验,曾深入研究并撰写过关于LangChain的技术专栏和图书,对该公司产品的发展脉络和设计理念有深入理解。其中,海立老师作为 LangChain官方社区在中国目前唯一的技术大使(LangChain Ambassador),从LangChain到LangGraph,他是少数一路追踪、实战过这条技术演进路径的人之一。
image
与此同时,几位老师的写作风格是循序渐进,强调实战落地,不故作高深,哪怕你是第一次接触LangGraph,也能顺利入门,快速建立完整的技术认知。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