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置归档时,使用NFS进行配置,路径中是使用LOCATION=file:///还是LOCATION=file:// ?
在设置归档时,使用NFS进行配置,路径中应使用 LOCATION=file://your-nfs-server-path/your-archive-path
的格式。例如:
ALTER SYSTEM SET LOG_ARCHIVE_DEST='LOCATION=file://your-nfs-server-path/your-archive-path [BINDING=your-binding-mode] [PIECE_SWITCH_INTERVAL=your-interval]' [TENANT = your-tenant-name];
file://
是正确的路径格式,而 file:///
并不是标准的 URI 格式。
更多信息请查看:
根据给定的文档片段,当设置 LOG_ARCHIVE_DEST
并且已开启归档后,归档的状态可能没有 doing
状态的原因在于:归档目的端的状态是由 SET LOG_ARCHIVE_DEST_STATE
语句设置的,其状态可以是 ENABLE
或 DEFER
。只有在归档目的端状态为 ENABLE
并且开启了归档模式后,系统才会开始执行归档任务。请检查归档目的端的状态是否为 ENABLE
,以及是否已经正确开启了归档模式。
详情请参考:
归档状态没有 doing
状态是因为归档任务的状态只有启用(ENABLE
)和暂停(DEFER
)。当归档目的端的状态设置为 ENABLE
时,如果开启了归档模式并且有需要归档的日志,系统会自动开始归档任务,而不需要一个额外的 doing
状态来表示正在执行归档任务。换句话说,一旦归档目的端被设置为 ENABLE
并且满足归档条件,归档就会自动进行。
具体信息可参考以下文档:
根据文档,虽然没有明确提到可以手动触发归档,但可以通过配置 archive_lag_target
参数来控制日志归档的频率和延迟时间。默认情况下,archive_lag_target
设置为 2 分钟,这表示如果当前日志流有日志写入,并且距离该日志流上次归档的时间超过了 2 分钟,该日志流就会触发一次归档动作。通过将 archive_lag_target
设置为一个非常短的时间间隔(如 0 秒),可以实现几乎实时的归档效果,从而达到类似手动触发的效果。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的指导或确认是否可以手动触发归档,建议查阅更多相关文档或联系 OceanBase 的技术支持团队。
更多信息请查看:
- 正确使用方式是“LOCATION=file://”,后面加上路径的情况,就会出现三个“/”
- 不支持手动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