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备份和恢复OceanBase中的数据?
根据文档库中的信息,备份和恢复OceanBase中的数据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
备份文件的目录结构与备份架构:
- OceanBase 数据库提供了租户级别的数据备份能力。数据备份流程由 Root Service 节点调度,并按照日志流进行备份。备份数据包括分区的元信息和宏块数据(参考:备份架构 → 数据备份)。
-
发起日志归档:
- 在进行数据备份之前,需要先发起日志归档。这一步确保在备份过程中生成的所有事务日志都能被正确记录并存储(参考:极简化体验物理备份与恢复 → 发起日志归档)。
-
发起数据备份:
- 使用 OceanBase 提供的命令或工具来发起数据备份。数据备份可以是全量备份或增量备份。增量备份指的是全量元信息的备份 + 增量的数据宏块的备份(参考:备份架构 → 数据备份)。
-
恢复流程:
- 恢复流程的原理如下:
- RS 根据备份的数据创建需要的日志流。
- 日志流的 Leader 调度自己恢复数据和日志,Follower 从 Leader 拉取数据和日志。
- RS 检测到所有的日志流恢复完成以后,认为租户数据恢复完成(参考:恢复流程 → 租户级恢复流程)。
- 恢复流程的原理如下:
-
注意事项:
- 如果需要备份多个租户,在配置备份目的端和归档目的端时,要求每个租户的备份路径和归档路径都配置为独立的空目录,不同租户不能配置相同的路径。
- OceanBase 数据库支持在同集群内恢复,也支持在不同的集群内恢复(参考:极简化体验物理备份与恢复 → 注意事项)。
-
版本兼容性:
- 在进行恢复操作前,请务必确认待恢复的备份数据的版本。通常,除了本版本内的恢复,恢复支持的其他备份数据版本与 OceanBase 集群的升级路径一致(参考:恢复前准备 → 注意事项)。
以上步骤综合了多个文档片段的信息,具体操作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如果需要更详细的命令示例或特定场景下的操作指南,可以参考相关文档的具体章节。
具体信息可参考以下文档:
1 个赞
用OCP工具进行备份恢复,操作简洁。
2 个赞